0429 大洋彼岸-《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第(2/3)页
李世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道:“呦,怎么了这是,景恪又惹你姨母生气了?”
长孙无垢说道:“刚才您写诗的时候,他在一旁直撇嘴,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啥?
李世民气的胡子都竖起来了,道:“狠狠的拧,别心疼这混蛋。”
陈景恪连忙高呼:“小兕子快来救命啊,你耶耶娘亲要谋好我。”
长孙无垢一听也是气的柳眉倒竖,手上使了一点劲儿,道:
“你的靠山去漱儿府上了,今天谁都救不了你。”
陈景恪终于死心,连忙抓住她的手大呼小叫道:“疼疼疼,姨母轻点,耳朵掉了。”
长孙无垢道:“掉了正好,给你长个记性,让你心里有个长幼尊卑。”
陈景恪直接认怂,道:“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当然不是真的生气,只是逗乐罢了,闹了一会儿就放开了他。
各自坐好之后,李世民问道:“给我说清楚,是看不上我写的诗吗?”
陈景恪哪敢说不,连忙摇头道:“怎么可能,陛下这首诗写的老好了。”
李世民神色稍霁,道:“那你为何要摆出那副表情。”
陈景恪小心的道:“姨母看错了,我其实一直在鼓掌叫好。”
长孙无垢杏眼一瞪,道:“你说我看错了?”
陈景恪支支吾吾的道:“您真的看错了,我那不是不屑,是……是……”
李世民斜睨道:“是什么?”
陈景恪无法,只能硬着头皮道:“是我恰好知道一首类似的诗词,听到陛下的诗就忍不住做对比呢。”
李世民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顿时就来了兴致。
对自己这首诗他可是很满意的,标准的上佳之作,放眼大唐没几个能超过的。
当然,这是因为此时才是初唐时期,中原才刚刚结束动乱,文风还未大兴。
那些著名的诗人要么还在吃奶,要么还没有出生,灿烂的‘唐诗’还没有出现。
在当前的情况下,李世民这首诗确实算得上是上佳之作了,他完全有自信的资本。
当然,比起诗,他的威凤赋才是真正的经典之作。
即便是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名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听陈景恪说有相似的诗,自信心爆棚的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趣,道:
“来,说说你知道的那首诗,我也来对比品评一番。”
陈景恪迟疑的道:“这个……”
见他不肯,李世民还以为那首诗不好,就更不肯放过了,道:
“说,不说等会腿给你打断。”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不会打断自己的腿,但也知道没办法拒绝,只能说道:
“好吧,我说了。”
“说。”
于是陈景恪就把王维的那一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给读了一遍: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然后大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
李世民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原本还觉得自己的诗不错,可是和这首一比就落了下乘,这让志得意满的他很是尴尬。
长孙无垢也有些傻眼了,早知道就不找陈景恪的茬了。
不过她还是向着自家丈夫的,连忙打圆场道:“景恪这首诗气势虽足,然韵律不合,且多用重复字词,终归是落了下乘。”
李世民脸色这才稍稍好看一些。
陈景恪就算再傻也知道,这会儿不是争辩孰优孰劣的时候。
但又不能昧着良心说这首诗不好,只能转而说道:
“这首诗不是我写的,是当年我家族长辈目睹了大朝会盛况后所写。”
李世民问道:“哦?你家族长辈是哪一年来的长安?”
陈景恪大脑急速转动,肯定不能说是最近几年,否则没办法解释家族败亡之事。
但也不能太过久远,因为再久一点就到隋朝去了。
至于李渊当皇帝那几年,大唐天天被东突厥欺凌,也没有万国来朝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