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八卦台前幕后》
第(1/3)页
王琳跟她那一堆亲戚的事情闹开之后,网上着实轰动了一番,虽然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她姨妈不对,可也不排除总有些黑子想趁机兴风作浪。
不仅如此,竟还有某无良媒体暗中找到王琳姨妈,对她进行了采访,然后使用大量模糊的,甚至是带有误导性的词汇发布文章。
工作室对此予以回击,王琳甚至在talk上贴出了几张补分打了马赛克的借据照片,但某些只为了热度和点击量就大放厥词的黑子着实可恶。在他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和公平正义,所谓的职业道德也只为利益服务,非常令人反感。
冼淼淼让王琳的经纪人联系了一档访谈栏目,跟对方沟通后决定这周末就让王琳上。
虽然这件事的结局已经基本确定,但大热天的听外面七嘴八舌议论实在不是什么好体验,况且那位姨妈都闹成这样了,他们要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吃亏?
这档现场直播的访谈节目是几年前刚开的,但因为风格犀利,问题大胆,主持人思维灵活又擅长调动气氛,所以红的很快,现在俨然已经是国内同类节目中最火的了。
节目开始后,主持人先象征性的跟王琳相互问候下,然后就问起了她以前的经历。
“听说之前王琳你是在一家餐馆工作,按理说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内容,都跟模特这种职业不沾边,最后又是怎么转行的呢?”
“确实,”王琳并不怕自己的过往被人知道,而且来之前冼淼淼也嘱咐了,悲惨的过往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同情,不管是对未来事业发展还是这次事件的判定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不遮掩,甚至用词也比较豪放,“说餐馆已经算是比较客气的了,就是城乡结合部常见的那种小馆子,我就在里面刷盘子刷碗,偶尔兼职服务员,给人家点单、上菜什么的。”
“确实跟模特不沾边,其实应该说跟任何光鲜的职业和生活都不沾边,所以一开始老板过去找我的时候我真是懵了,对未来一无所知。”
“不过那时候我真的非常想要钱,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就算对方是个骗子也没什么可骗的,就跟着走了。”
主持人笑,“当时生活很辛苦吧?”
王琳点头,并不回避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确实很辛苦,寒冬腊月的都要把手泡在冷水里洗洗涮涮,十根指头上都长了冻疮,每天从早工作到晚,根本没时间恢复。”她摊开双手,“现在还有疤。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手了,其实现在还有好多人攻击我的时候大多也会提到手,说我的手不够好看,不够纤细白嫩,不配当模特什么的。”
主持人和借助镜头特写的观众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王琳的手指确实比一般女性要粗大一些,尤其是手指关节附近格外突出,而手心手背也有不少细小的疤痕,一看就没少吃过苦。
她突然笑了起来,“手模肯定是不行了,但我比较幸运,时装模特并不只看手。”
主持人也是得了冼淼淼的特别委托,不然也不会这么温和。她的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感同身受的感慨,又问,“现在还疼吗?”
王琳想了下,摇头,“还好吧,但是天冷了还是会红肿、发痒,需要重点保护,不然特别容易复发。”
冻伤这种情况比较麻烦,一旦开了头就很容易重新发作,去年冬天王琳在欧洲为代言的品牌拍摄春装广告,大晚上穿着单薄的春装在河边吹冷风,饶是后来努力挽救也于事无补,一双手还是冻了,直到年后开春了才好了。
预热结束后,主持人终于如愿以偿的将话题引导最近闹得正凶的“借钱”事件上来,“这几天外面都在议论,说你爸妈追着亲戚讨债,是真的吗?”
这个说法可以说非常犀利甚至是刻薄了,要是不明真相的人听了,没准儿还以为王琳一家为富不仁呢。
“那是真胡说,”王琳也不客气,“借钱是真的,但我爸妈从来没主动问他们要过。”
主持人直到现在才算是来了兴趣,听她这么说,又追问细节。
王琳也不含糊,就说,“我爸妈都是老好人,不懂得拒绝的那种,又节俭惯了,我给他们寄了钱也不舍得花,可偏偏亲戚们听到风声了,说我在外面赚大钱了,不管需要不需要都一窝蜂的跑来借,他们又不好意思说不,结果一天天的,钱就都给借出去了。”
主持人点头,话锋一转,“你心疼吧?后不后悔?”
王琳立刻点头,显得有些激动,声音也顺势抬高,“那肯定心疼啊,小一百万呢!也后悔,早知道就不借了!”
大家都笑,觉得这姑娘还真是挺实在,因为一般公众人物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都会考虑很多,说的比较委婉或是迂回。她倒好,张嘴就“后悔”“心疼”。
不过想也是,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自己家里人还没捞着花呢,结果就被一群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借走了,而且还几乎是有去无回的结果!
王琳调整了下姿势,仰头回忆了下才说,“那会儿我还没熬出头来,攒了几年的钱都寄回去了,那么多钱就是现在也得好好地挣一阵子,一下全打了水漂,说不心疼那是假的。”
“本来是想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结果我回去一看,好么,两位老人还穿着旧衣服,钱却没了,我就特别生气。”
主持人问,“生谁的气?”
王琳叹气,“所有人的气,气我自己做得不够好,气爸妈心太软,又气那些亲戚太自私。”
这是实话。
她现在想起来也还是很生气,既气父母不会拒绝,又气自己办事不周全,果然还是太傻太天真。
她明知道父母是那种脾气,一开始就不应该把赚的钱统统寄回去,这种行为落到外人眼里,跟两岁孩子抱着金砖招摇过市有什么分别?反正他们两口子抱着钱也不舍得花,又窝窝囊囊的不知道拒绝,我们去借来又能怎么样?
主持人沉默了会儿才问了另一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是都不还吗?”
“也不是,”王琳赶紧摇头,“还是有好人的。”
她有个邻居也借了钱,但那是真需要。一家四口,男的在外面打工摔断了腿,女的没办法了才过来借钱给丈夫动手术,后来她带着两个孩子点灯熬蜡的打零工,吃糠咽菜的,愣是两年就把债给还上了,还带利息。
说起来王琳也是无限唏嘘,“我现在的条件稍微好点了,也不是说一定要他们还,但我希望至少能看到你的善意。别的国家了解的不多,也不清楚,可咱们国家大部分的人好像都面临这种非常好笑的现实,就是往往债主是最难做的,借钱的反而非常理直气壮。你不好意思催,一催就成了罪人,借钱不还的反而有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