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天启、犀牛(上)-《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1/3)页

    震撼的炮声和滚滚铁流打破了春季的远东,整个西伯利亚全部打成了一团。

    冬季一过就意味着战机已经成熟,这不管是对中华还是对驻扎在西伯利亚的几百万盟军而言,气候转暖,是他们共同拥有的优势。特定的场合下,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平等的。更多的是此消彼长,能够适应战争的变化,谁就能更多的掌握“势”。

    势,既是先机也是气势及士兵的士气乃至把握全局,谁掌握的“势”多了,谁就能把握战争,那赢面必然大增。

    别看中华的武器装备先进,开战之时总能把握先机,实则中华一方面更多的是对“势”的把握。

    就像后世侵华战争一样,尽管小日本的武器装备高于中华,但是日本就正好缺少一种“势”,缺少一种对大局的把握。俗话说就是缺少大战略眼光,或许战术指挥很不错,但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战术指挥再好,也不过是局面上的优势。对战争大局的走向,根本无从把握。

    就算后世没有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也必将在中华武装的蚕食下战败。这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胜利终将不会是日本。

    东北战区在几百万盟军开始进攻的时候,就打掉了对方的总指挥部,让几十万精锐部队和共青城一起陨落在中子弹之下。

    最终不目的不是消灭躲在共青城地堡中的敌人,也是端掉几百万部队的指挥中枢,从而占据战争的主动性。让人数装备少于盟军的中华军队,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性。

    那几十万隐藏在共青城地堡内的盟军部队,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因为中子弹的威力,能够让核辐射无阻碍的穿透地堡,对里面的人员进行杀伤。如今的共青城,或许还有不少人并未立即死去,但是核辐射已经让这些盟军士兵。活不过几天,死亡是必然的。或许最多一个礼拜,整个共青城就会彻彻底底成为一座幽灵城。

    延绵的地堡群或许可以让他们躲过中华强大的火炮攻击,可以挡住中华先进的坦克和单兵武器。可是在核弹面前,这一切只不过是摆设。

    对这些士兵的杀伤,当然也是中华的目的之一,当共青城已经成为一座幽灵城的消息被大范围传播之后。对盟军士气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尽管这对战争刚开始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只要时间一长,这样的局面就会对中华非常有利。

    当中子弹爆炸的时候,也就是中华全线正式转入进攻的时机。当边界线上,挡住了苏联和日本关东军一波接一波的攻势后。这样的反击来得猛烈而致命。

    尽管苏联部队中有无数的政委和指导员,在不断的给士兵们灌输理念。可是在中华强大的钢铁洪流和直升机部队的突进中,饶是苏联红军气势再好,也不过是履带下的碎骨。

    比苏联红军还要“英勇”的日本关东军,就算武士道在支撑着每一个士兵,可武士道没有办法让血肉之躯,变得比坦克装甲还坚硬。当漫天都是中华的直升机,地面是一望无边的中华坦克后。武士道也只是让这些日本关东军士兵在临死的时候,对自己一种可悲的安慰。

    四个集团军集群,再配合天空中从未间断的直升机部队,四个集团军犹如四把利剑,将东西伯利亚切成四片。

    北上装甲集群,从黑龙江的最北端直接东进。南方装甲集群,直接从朝鲜东北角朝着海参崴方向进发。中间两路装甲集群则是上下形成一把大钳子。钳子的末端就是共青城。

    四路装甲集群全部都是中华最新式的装甲集团,先锋是中华陆战的无冕之王,天启坦克,配合天启坦克的不再是装甲车,而是清一色的犀牛坦克,随后才是反坦克及防空步兵战车。

    犀牛坦克作为一款红警单位武器,其实力也大大超出了中华自己研制生产的中国虎王。而且也只有犀牛坦克和另一种红警单位步兵战车。才能跟上天启坦克的突击速度。

    再加上天空中到处支援的雌鹿攻击直升机和不断进行纵深机降特种部队的夜鹰直升机,对东西伯利亚的盟军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纵深集群冲锋。

    这样的战术战法,别说苏联没有用过,就是德国也从未使用过。苏联红军提出的大纵深战略。在中华所使用的大跨越大纵深打击中,只不过是一种初级阶段。

    横跨一百公里,纵深一百五十公里,这对苏联来说已经是一种极限了。可是中华呢,在整个东北沿线,都成为了大横跨长度,纵深更是计划深入最少三百公里。

    当然这对坦克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换成中华自己的虎王坦克,根本完成不了这样的任务。但是换成天启坦克和犀牛,这样的大纵深打击,绝不是空话。

    正是有了足够强悍的金刚钻,才会下马如此瓷器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