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指示-《苏联1941》
第(2/3)页
这的确不难,原因是苏联与罗马尼亚交界,历史上一直纷争不断,就在两年前苏联还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拉亚……这也是罗马尼亚能成为德国的盟国并打仗十分卖力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些原因,苏联对罗马尼亚的情况十分了解,军装就更不用说了,以苏联的工业能力就算是临时生产都没有多大问题。
“重要的是!”卡图科夫接着说道:“我们该怎么保证罗马尼亚人进攻费奥多西亚而不是与第46师一起防守!”
这的确是个难题,罗马尼亚是山地部队,理智的指挥官都会让他们在山地一带驻防而不是进攻某个城市。
“我们无法保证,上校!”舒尔卡说:“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些‘建议’!”
“建议?”卡图科夫疑惑的望向舒尔卡,然后他就明白舒尔卡指的是什么,不由笑了起来:“哦,舒尔卡,你不只能给我们建议,还能给敌人建议!”
在卡图科夫等人制定详细计划的时候,舒尔卡就找到了麦赫利斯。
麦赫利斯的指挥部也搬到了费奥多西亚。
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英勇,而是因为他这个旱鸭子不习惯呆在船上……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对战争了解不多。
因为只要对战场稍有了解,就知道此时战列舰是最安全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大不了掉个头返回高加索就可以了。
但麦赫利斯却不是这么想的。
在他眼里,战列舰那么大的一个目标,活脱脱的就是敌人飞机的靶子,时不时就有德军夜间战机从头顶上飞过,马达声呼啸,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一阵轰响……太特么的吓人了,就像没掩护脱光了站在敌人面前一样。
上岸多好,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敌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
他当然不会想到,万一费奥多西亚遭到敌人反攻而且苏军还被打败,那么费奥多西亚实际上是处于德军的包围中插翅难飞。
所以,麦赫利斯就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一个碉堡里,那原本是苏军构筑起来的岸防炮工事,用于抵挡舰炮的混凝土墙足有一米多厚。
“舒尔卡同志!”看到舒尔卡进来,正端着酒杯的麦赫利斯就高兴的向舒尔卡招着手,然后给舒尔卡取过一个杯子并倒上酒,说道:“知道这是什么吗?法国香槟,听说敌人喜欢在获得胜利时用香槟庆祝……现在,我们用从敌人那缴获的香槟,庆祝他们的失败,这很有讽刺意味,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