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桥头阵地-《苏联1941》


    第(2/3)页

    “是的!”舒尔卡回答:“但并不意味着敌人就不能用!”

    谁拥有制空权谁就可以从河道方向进攻,现在,制空权很明显在有准备的德国空军手里。

    “他们想干什么?”普卡雷夫问了声。

    “拿下特维尔大桥!”舒尔卡回答:“然后把我们包围在这片居民区里,这样他们就可以修复铁路恢复运输了!”

    “他们妄想!”指导员说。

    但实际上,舒尔卡却认为德军可以做到。

    原因是河道一带是开阔地,拥有制空权的德军在开阔地上显然占据着主动权。

    虽然,德军因为忌惮火箭筒无法进入居民区与苏军作战,但他们却可以让苏军出不去……苏军坦克只要一走出居民区就会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下,于是飞机、PAK40反坦克炮就会一个劲的招呼。

    于是,出来一辆击毁一辆,而苏军手里的火箭筒甚至还没到射程范围。

    可以说直到现在,德军才真正算是找到了一种应对火箭筒的正确的战术。

    当然,这对苏军并不是好事。

    过了几分钟,卡图科夫就将电话打到了舒尔卡这里。

    “你是对的!”卡图科夫说:“他们从河道发起进攻,留下一支部队,主力增援特维尔大桥!”

    “是!”舒尔卡应着,就下达了增援的命令。

    如果苏军手里没有火箭筒的话,只怕这时就要因为兵力不足而崩溃了。

    原因是他们兵力过于分散,坦克数量不多同时又行动十分缓慢,步兵很难挡住德军坦克加步兵的进攻,哪怕是巷战。

    但有火箭筒,只需要几个装备火箭筒的排就可以将敌人挡住补上防线缺口,主力部队则调往桥头阵地。

    当舒尔卡带着部队赶到桥头阵地时战斗已经打响了。

    驻守桥头阵地的是一个坦克连另加一个步兵连,共十一辆坦克,大多是瓦伦丁和M3中型。
    第(2/3)页